獅頭山是有名的佛教聖地,在我有生以來只聞其名,而從未親臨其境。湊巧吳老師舉辦的一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遊給了我一個機會,來圓我多年的願望,真是感恩 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 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獅頭山地跨新竹縣峨眉鄉,苗栗縣三灣鄉與南庄鄉,全山十八間寺庵,有十七間建築在岩洞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內。因獅頭部分岩壁地形酷似獅子蹲踞,故名獅頭山。這次是由獅尾開始登起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從獅尾走了一小段山路來到【萬佛庵】,走入山門來到大殿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進入大殿抬頭就看到岩壁,大殿就是建在岩洞內。牆上有大悲出像浮雕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師父帶我們到二樓參觀一尊有年代的銅鑄【水月觀音】

 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進入解脫門來到【金剛寺】,原名為【滌心堂】建於日本 大正年間,於民國38年重建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依山石 形勢而建,殿內結穴成洞,洞深二丈石高三丈有餘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大殿供俸如來佛,兩側的護法~~伽藍與韋馱,有別於其他的寺廟,是現坐姿像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左右各分別奉祀文殊師利與菩賢菩薩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佛像前竟然發現有供奉舍利子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       諸佛菩薩像好莊嚴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牆壁上的橫樑畫有西方三聖接引圖,旁邊分別提有【三復叮嚀無別說,一心念佛早歸家】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【西方步步踏蓮花,指路開門謝釋迦】的警世語。勸世人念佛求生靜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     當家師父為我們解說寺廟的淵源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接著來到靈霞洞~~建於大正6年間,為淺石洞構築的石廟。最特殊是巴洛克式牌樓的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門面,在昭和7年修築正面牌樓,左右各提【山虛】、【水深】二字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為德心和尚所題,因每逢春季廟前一片雲海,洞前小溪流泉漩洩,雲霧掩蓋,觀似水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       深莫澈故題【山虛】、【水深】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    又因陽光照射雲海漂動,霞光萬道照射岩壁,五彩繽紛隨雲海飄動,氣象景觀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變化萬千,故名靈霞洞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海會庵~~建於日本大正4年間,寺庵三面環山,前有峽谷。

 

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      庵中祀奉西方三聖阿彌陀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與釋迦牟尼佛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    庵前數棵桂花樹,樹大枝葉茂盛,花香隨風飄散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大夥兒聚集在桂花樹下休息,花香隨風而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  遠眺新竹市、香山竹南沿海令人消塵脫俗。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     

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
美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從京都回來休息一天後,決定把握最後的機會去爬高尾山。也湊巧是星期假日遊客特別多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本來預計坐纜車上山再走路下來,卻看到車站人山人海,等覽車的時間搞不好已經爬上山頂

           ,大夥兒奮發圖強就往山上爬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少人選擇徒步上山,山道也湧進人群好不熱鬧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沿途道路的兩旁立有石雕的神像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顆450歲的杉樹,凸出的根部有一個大洞,為了不讓人再破壞,用鐵網隔絕起來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道路旁偶立有古老的小神社。

 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終於到達山上的神社,最不喜歡爬山的姪女,也有成就感囉 !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這是祈求姻緣的神憻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祭拜某出家師父以祈求福慧的道場吧 ?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神社的大殿,遊客來此都要祭拜一番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旁邊也有好幾個小神社,奉祀甚麼神明就不得而知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前排的大小拖鞋,都是鐵板做成的。函意就不知道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也恭奉這些圍紅布的狐狸,這應該與民間傳說有關也是求財吧 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日本傳說的神祗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從神社旁的小道往上爬一段路才總算到達高尾山的山頂,山上的楓葉已開始變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 紅。遊客忙著拍照變紅的楓葉。

 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當然我也不例外,拍幾張回去作紀念才不虛此行。

 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此時已接近黃昏,前方群山層層相疊,如此美景如詩如畫,讓人流連忘返。

 
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右後方最高峰就是【富士山】,聳立在群山之中,與晚霞相對應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走下山時天已經暗下來,山下的的燈光如星星般的閃爍,煞是好看。

 
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天暗下來伸手不見五指,只好耐心的排隊乘坐電纜車下山。旅日之遊也近尾聲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期待假時以日再續前緣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美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順著老街走到底來到建仁寺,是京都最古老的禪寺。開山祖師~~榮西禪師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已有800年的歷史。來時已近結束參觀的時間,買門票就急急的往裡面衝。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庭院中的這個造形式表現宇宙的形態,禪宗的四大思想~~地、水、火、風中的地、水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火的象徵。這就要好好的參參看~~~~

 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圓窗與芭蕉相映成一幅畫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每扇門都有古代畫家作畫在上面~~孩童嬉戲圖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除了圖畫外也有禪意的字畫。

 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是大正與昭和之間的名畫家~~橋本關雪所畫【松韻】。

 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每個和室房間讓人感受到祥和的氣氛,不愧是修行的好道場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個轎子是迎神用的 ? 還是古時人乘作用的 ?  迫於時間緊促沒來的及詳細了解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只有請君猜想一番~~~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禪作修行的房間,四周的門扇都有古畫,讓整個房間增加安詳的氣氛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房間角落還放有修行時用的法器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在庭園的一旁另有一小殿,展示一些古董的用具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豐臣秀吉在天正15年曾在此【東洋坊】,舉辦北野大茶會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茶坊前的小院子中用石頭鑿洞,做成的淨手台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茶坊的外貌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花木、石頭、白色的小石子、舍利塔所布置成的禪意庭園。函意如何 ?  參參看~~~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大殿須彌壇供奉釋迦如來,左右脇侍分別為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。天井上在平 成14年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創建800年紀念,由小泉淳作繪【雙龍圖】氣慨萬千。

 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另有名家展示的筆墨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國寶級的屏風以金箔為底,右為風神左為雷神。是【俵屋宗達】在晚年時最高的傑作。

 
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結束參觀,最後參拜弘法大師的法像。也結束兩天的京都之遊,雖然還有好多的寺廟未能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願的走完,期望將來有機會再來圓夢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美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   從祗園伊勢神社順路下來,接著來到淨土宗的總本山知恩院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寶佛殿祀奉西方三聖,因適逢淨宗祖師~法然上人800年的祭典,也有安排一系列的法會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來追思紀念祖師爺。

 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正殿旁的台階通往後山另一個修行道場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後山另有較小的佛殿,也是祀奉西方三聖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偏殿供奉地藏菩薩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據說此地以前是大師精進的場所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與眾不同的淨手台。

 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古老的鐘樓引人仃立追思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後山又發現另一個附屬知恩院的安養寺。是一個小小的修行道場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道場外旁邊也立了佛像石碑,環境優雅引人入勝。 

美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祗園祭是京都的古老文化中心,每年七月份都舉辦類似台灣的迎神賽會,吸引各國的觀光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參觀,這些大鼓都是遊行時要派上用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來到神宮前也入境隨俗的供俸一些小錢,順手拉繩搖上面的大鈴鐺祈福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旁邊也有幾間小神社,各自奉祀不同的神祗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神宮的主殿。

 
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惡王子神社】~~根據解說類似台灣地方奉祀的【應公廟】。專門收容孤魂野鬼的神社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卻是很靈驗,有拜有保佑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裡有兩個小神社分別奉祀【天照大御神】屬內宮和【豐愛大神】屬外宮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逛完祗園出來,來到京都老街尋幽。兩旁的建築保留舊有的面貌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以放鬆的心情體會老街的原味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連骨董級的郵筒也出現在街頭,真酷 !!    

     

美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

 

    本來預計京都一日遊,但是去了銀閣寺還缺金閣寺未去。光這趟新幹線的車費一人的費用

  要上萬元,想想心中很不甘心,再住一晚明天要玩夠本。因此第二天一大早就坐車直奔金閣寺。

    

    

    

 

    第一層的大殿供奉釋迦如來像和義滿像(室町募府的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)。

 

    

 

        第二層西室供奉觀世音菩薩和四大天王。

 

    

    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第二層觀世音菩薩座像上方,有天女技樂演奏天樂供養佛菩薩。畫像惜惜如生令人讚嘆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閣樓最頂上立了一隻金鳳凰,在陽光下閃閃發亮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       庭園這顆傾斜的松樹稱為【陸舟之松】,是京都三大名松之一,據說是義滿親自種植的。

 

    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入口處不遠的一座古鐘樓。

 

    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道路旁立了幾座小佛像,四周灑滿了零錢,原來是供人許願祈福之地。

 

       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【一躍龍門】鯉魚正待緒以發,準備躍上龍門。

 

    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白蛇的塚】是否意味著白蛇傳的雷峰塔。

 

    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古時將軍所遺留下來的富士山型洗手缽,現在也成了小許願池。

 

    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夕佳亭】相傳江戶時代的茶道家金森宗和最喜愛的茶席。因為在夕陽時景色絕佳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而取名為【夕佳亭】。

 

    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染紅的楓葉伴著小佛塔,意味著冬天悄悄的來臨~~~~ 

美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    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     離開清水寺順著公車的路線來到銀閣寺(東山慈照寺)。

 

    

 

    只是來的時間不對,觀音殿(銀閣)正在整修,無法觀賞它的全貌,只好到四周繞繞。

 

    

    

    

 

     除了銀閣外最大的特色就是庭園的造景,沿著迴廊觀賞日式獨特的造景。

 

    

    

 

     道路兩旁大至樹木小到地上的小草,皆經過人工修飾過,用心之極真令人佩服。

 

    

 

     池中的鯉魚看到有人走近,各個張著大嘴等待美食入口,難怪每隻都胖嘟嘟的。

 

    

    

 

      山中的楓葉有部分已經開始轉紅。吸引遊客欣賞拍照。

 

    

 

       這叫做【洗月泉】,君認為呢??~~ 

    

    


 

美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        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揮別了三十三間堂搭上公車抵達了清水寺,近日許多學校辦遠足,因此學生特別多。

            要踏上山門就看到清水寺的招牌~~又高又尖的塔寺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             日式神社的建築美倫美奐

 

    

 

   倚立在山崖上的殿寺,遊客絡繹不絕,每個人都被四周的景色吸引,拍照不停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    遠望此景讓人不禁對人工巧妙的建築讚嘆不已,景物、建築令人迴旋。

 

    

 

       山腳下聚集許多遊客排隊,用長長的杓子接水淨手。

 

    

 

       小的神社供諷地藏菩薩,旁邊是古老的石碑。

 

    

    

 

    在下山的路旁有石椅、石桌供遊客休息。這個小神社兩旁所立的守護神是狗石雕。

 

    

 

    這個以木柱為主的建築,就是支撐山崖上的大殿。真是太壯觀了!

 

        

        

 

         後山還有古老的木造佛塔和石雕的舍利塔。

 

    

 

    下山回顧來時舊景,塔尖屋頂依然聳立在天空,和藍天白雲互相呼應。 

    

       

美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真、副用相同的花材所插成的立花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立花十九條~~三個流之一的中段流枝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立花十九條~~左流枝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立花實體之七~~山頭有草體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殖真立華變化型~~相生真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聖誕節慶花~~~~聖誕節及新年快樂 !!  

 

      

美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 如意師父二十幾年前從南部北上,就在三重市設立了佛慈精舍,經過幾次的搬遷,最後買下此地

      大樓的9樓(三重市三和路4段103之2號9樓)而固定下來。因緣際會與師父結師徒緣,我也歡喜的

     定期參加法會活動。雖然不能和那些有知名度的大道場相比,但是能和師父直接對話互動,也是讓

     我最歡喜的原因之一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這是掛在大廳的一幅以師父法名為題的字畫,內容禪味濃濃,不覺讓人莞爾一笑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一眼望去,道場更顯得樸實莊嚴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每次的法會,信眾們一大早來到會場都先點一盞光明燈在佛前供養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觀世音菩薩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阿彌陀佛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大勢至菩薩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大殿供奉的西方三聖造像,是我夢寐以求的法相。第一次來到精舍看到三聖佛的法相

         真是讚嘆不已。觀像念佛 心生歡喜,不由得內心發出微笑。這是我歡喜來此道場的主因。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每個月的第四個星期日是拜三昧水懺的日子,由師父主法,每個信眾都以謙誠的心拜佛懺悔

           業障。有如此莊嚴的道場提供讓我們修行,實在要感恩師父的慈悲喜捨。 阿彌陀佛 !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美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